专业专注  精心精准

青少年儿童怎么做好近视防控?

青少年近视防控

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排名世界**,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眼睛近视会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近视成为了各位家长的头等大事。那么,该如何预防青少年眼睛近视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数据,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 ,高中生为81.0%,呈现出“发病年龄提前、患病率急剧上升、近视程度高”的特征。


同年,八部委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升为国家战略。







什么是近视?





近视

当外界平行光线从无穷远处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前,而非在视网膜上时,就称近视。





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近视原因

1.遗传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儿童眼科计划曾检视近视儿童的父母视力。发现有77.7%父母也同患近视,当中12.6%更为深度近视。   

数据表明父母双方均为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高于父母一方有近视的儿童;如果父母双方都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孩子的近视发生率会大大增加。

2.不良用眼:

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加之钢琴、绘画,乐高等兴趣班都需要长时间用眼。
长时间(超过30分钟)、近距离(低于33厘米)用眼是近视的诱因。
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会造成假性近视,而长期的假性近视会有诱发真性近视的可能。


2.户外活动不足:

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中,报道了对加州500多个8-9岁儿童的追踪调查和统计结果,他们意外发现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是近视发生的**强相关因素。

一年后,悉尼科技大学视力矫正中心的Kathryn Rose团队对4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并且还发现孩子们只要在户外活动,不论是运动、野餐、甚至是阅读,患近视的几率都低于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孩子。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室内运动的多少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视力水平。于是他们得到一个结论: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越短,近视的风险越高。







青少年如何防治近视眼?



近视防控的“三驾马车”

目前青少年近视还没有方法可以治疗,近视眼矫正手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但都是针对屈光度已经稳定的成年人,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措施在于防控


1、首先是户外活动,其中主要起作用部分是户外光照,也就是说哪怕不运动,就只是待在户外,对近视预防也是有用的但有一点要明确,户外光照的作用在于预防近视,一旦近视,临床数据显示,户外光照的作用就大大减弱了。


2、角膜塑形镜, 是一种特殊材质的硬性隐形眼镜,透氧性高,佩戴后可以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效应,目前已被证实可以减缓近视进展。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需在正规的医疗机构验配。


3、低浓度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胆碱能M型受体拮抗剂,在眼科临床上多用于解除调节痉挛和散瞳等。

目前认为阿托品并非通过放松调节的机制控制近视的,其控制近视进展的可能机制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和巩膜的M1和M4受体来实现的。其次,阿托品可能是通过非蕈碱作用抑制巩膜成纤维细胞糖胺聚糖的合成。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有效,但个体的应答(疗效)和副作用有较大的差异,有相应的适应症。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联合使用,有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近视的发生发展主要受个人生长发育和用眼习惯影响,目前全世界尚无任何手段可以完全阻止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以上所列,也只是针对不同近视人群的控制方法,家长们若是一味追求近视的根治或恢复往往不得其法,适得其反。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视光门诊进行医学验光,在控制好自身用眼的情况下,采用个性化手段控制孩子近视发展,切忌“病急乱投医”耽误孩子的眼睛。


文章分类: 视光
分享到: